我们经常见到有的家长为了哄宝宝睡觉或者安抚宝宝哭闹采用摇晃的方法。一边摇一边唱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适当的摇晃能安抚宝宝,错误的摇晃方式可能出现婴儿摇晃综合征,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什么是“婴儿摇晃综合征”? 婴儿摇晃综合症(简称摇婴症或SBS),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SBS多发于0到4岁的宝宝,其中0到8个月的婴儿是重灾区,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不会说话,哭闹几乎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部分家长就会在烦躁的情绪下大力摇晃宝宝。 这个月龄段的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且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再加上颈部欠缺支撑力,大脑也尚未有发育完全的髓脂(一种起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如果宝宝被摇晃后,出现:拒绝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情绪敏感,甚至突然昏迷、呼吸困难、全身或四肢抽搐等,建议你立刻医院检查,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不当摇晃宝宝的危害1、颈部易受伤 婴儿的头长占身体总长的约20%,而我们成人的比例约为10%。同时婴儿的脑部还处于发育期,还未稳固,特别是颈部的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所以如果有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颈部就容易受伤。 2、造成脑部损伤 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如果宝宝被高高抛起,会使宝宝体内的血液不时地冲击大脑,导致脑部暂时性充血。如果不停地摇晃宝宝,或是将宝宝来回抛接,易使宝宝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 3、造成局部性贫血 当宝宝被摇晃时,身体是无法承受巨大的离心力的,血液流向一边,容易造成局部性贫血,宝宝因此会出现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站立不稳,甚至出现晕厥、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宝宝的智力明显下降、严重的运动障碍、失明和大脑实质性的损伤,如脑萎缩、脑软化、脑囊肿等。 Tips:根据美国摇晃婴儿综合症中心报道,每年有大约例摇晃婴儿综合症病例,超过80%的幸存者患有终生残疾。而这样的伤害,只在短短的5秒钟内就可能会发生。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 摇晃宝宝的错误方式有哪些?◎前后晃 ◎上下颠 ◎连颠带晃 除此之外,还要切忌下列行为: 1.直接把宝宝扔到床上; 2.抱着宝宝旋转; 3.模仿中弹,让宝宝直直的后躺; 4.把宝宝抛向空中; 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摇晃宝宝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宝宝哭吵时,家长首先要多的是耐心分析宝宝哭吵的原因。 宝宝一般苦恼的原因包括这么几种:饿了、没有吃饱、尿湿了、出牙不适、缺钙、睡眠节律紊乱、身体不适。 正确的做法是:可先轻轻地抚摸婴儿头面部、手、足,轻拍其身体,或搂在怀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够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健康发育。 用摇篮摇晃宝宝时,一定要记得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一定要避免旋转和上下摇晃,或者是突然去改变摇晃的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