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1259.html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 我国民众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万左右 平均每天1万人确诊 平均每分钟有超过7个人患癌, 癌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了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后文简称《推荐》),以倡导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肿瘤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 《推荐》中提到了20种常见恶性肿瘤 分别是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 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 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 胰腺癌、胆囊癌、脑部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骨肿瘤、 膀胱癌、软组织肉瘤、白血病 接下来,小科将带大家看几个案例 分别涉及乳腺癌、宫颈癌、肺癌、 食管癌、黑色素瘤、卵巢癌、 膀胱癌、鼻咽癌、癌痛 乳腺癌 25岁的王女士在乳房上摸到很大的硬块 十分担心和紧张 于是来到普外二科就诊 经查体,并未发现王女士所说的硬块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 发现其实是乳房内致密的腺体 但因为触诊只能摸到1CM以上的结节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她做了乳腺彩超 结果显示确实有一个1.0*0.9cm的结节 考虑是纤维瘤 普外二科主任龚江波表示 乳腺纤维腺瘤系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临床多见1~3cm,生长缓慢,妊娠或哺乳期时可急骤增长。纤维腺瘤恶变成纤维肉瘤或乳腺癌者极少见,不到1%。临床上可通过乳腺彩超、钼靶以及局部活检病理等基本确诊。乳腺纤维瘤可定期随访观察,短时间内增长过快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根治,也可选择乳腺微创旋切手术。综上而言,乳腺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极少发生恶变,手术后预后良好,女性同胞们无需过分担心,而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乳腺的“保养”。 45岁的李阿姨,洗澡时摸到了一个硬块 医院检查 医生凭借多年的诊疗经验一摸 便基本判断情况不太乐观 通过乳腺彩超、钼靶等检查 高度怀疑乳腺癌,并入院治疗 最后,李阿姨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 目前恢复良好 龚江波提醒 如果市民在自查过程中发现肿块无法分辨,及时就医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临床上,确实有因为细心的市民通过自查摸到肿物而接受了及时的诊治。并建议女性注重定期的钼靶和乳腺B超检查,早发现早诊断。 宫颈癌 刚刚30岁出头的王女士愁容满面 来到妇产科赵琳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很久没体检的她,前段时间去体检 查出HPV16阳性 根据王女士的情况 赵主任安排为她做了阴道镜检查 并对宫颈上小病灶取了活检 病理结果不容乐观 她被确诊为宫颈癌早期,却是低分化 这也就意味着王女士的子宫需切除 否则癌细胞一旦扩散将危及生命 在几番思量后 王女士接受了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王女士恢复良好出院 只需要定期复查并完成后续治疗 妇产科副主任赵琳介绍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40~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她建议已婚妇女最好每年检查TCT和HPV,直到55周岁。 由于大多数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特别是年轻女性即使查出HPV阳性,也不用过度惊慌。只有感染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等)、持续1年以上没有转阴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进行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早期诊断的宫颈癌如有生育需求还可以做保留生育的手术治疗。对于宫颈癌的手术途径,有腹腔镜和开腹两种,目前国内妇科肿瘤医生也更倾向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 大多数宫颈癌早期其实没有症状,很多人都是因为接触性出血,医院做检查,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就像王女士,实际上就是因为接触性出血才想起去体检,所以定期体检筛查很重要。对于早婚早育及多性伴侣的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尤为重要。 肺癌 李大爷今年快70岁,反复咳嗽了3周 本以为自己是支气管炎 便自行口服一些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 但情况始终未见好转 于是来到呼吸内科就诊 在做完胸部CT后 提示李大爷两肺多发结节伴空洞形成 一开始 医生认为可能是肺结核或肺部真菌感染 但抽血化验报告显示他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高达ng/ml (正常范围20-69ng/ml) 提示肺癌的可能性较大 医生在分析李大爷肺部病灶、 采取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并送病理检验后确诊为肺腺癌 畏惧化疗的李大爷选择了靶向药物治疗 这一个多月 李大爷遵医嘱在家自行口服 已纳入国家医保的靶向药 并且按医生的要求密切观察皮疹、 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近日,李老爷复查胸部CT惊 喜地发现他的肺癌病灶较前明显减小 周围结节病灶几乎消失 呼吸内科主任杨朝介绍 肺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遗传、肺部慢性疾病史等。早期肺癌可无明显症状,主要体检胸部CT发现磨玻璃结节或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中晚期肺癌的主要症状有顽固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吸气喘鸣、胸痛、声嘶、发热等,但都非特异性。因此,75%的患者发现肺癌时已经是晚期,3年生存率低于20%。若早期发现、病变较小、无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她强调,定期体检胸部CT,早期发现病灶,对于预后极为重要。 近年来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有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肺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但她同时表示,并不是任何肺癌都可以进行靶向治疗。治疗前,需要进行病理活检明确到底是哪种类型的肺癌,如果病理结果提示非小细胞肺癌,则建议进一步做基因检测,发现有基因突变后,才可选择靶向治疗。 食管癌 赵阿姨今年60多岁 三个多月前起一进食后胸骨就会烧心的疼 而且还会感觉到胃酸恶心 尤其是在吃稍微硬一些的时候 更会感到腹部难受 但直到最近实在疼痛难忍 医院就诊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她食管中段粘膜病变 并提示有食管癌的可能 这可把赵阿姨吓坏了 经过进一步检查 赵阿姨被确诊为食管癌早期 于是谢骏率胸外科团队为赵阿姨施行了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十分顺利 由于是微创手术,所以手术当天 赵阿姨就已经可以进食 并在术后第二天下地行走 实现了快速康复 胸外科主任谢骏介绍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食管癌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适,包括梗噎感,胸骨烧心感等。他提到,近年来因喜欢吃含亚硝酸的腌制食物而罹患食管癌的患者很多,还有包括饮酒、喝过烫热饮等生活习惯所诱发的食管癌患者也有增加。 他还建议大家要戒烟戒酒,至少要少喝少抽;合理饮食,多食果蔬;增强运动;进食不宜过烫。他还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最好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黑色素瘤 60多岁的陈阿姨手掌心 一直有一颗米粒大的小黑痣 不痛不痒,伴随了她十几年 这两年来这颗不规则的小黑痣逐渐增大 成了直径约1cm的黑色斑块 并伴有颜色加色、瘙痒破溃等症状 随即来到我院普外一科就诊 经医生把肿块切除后 送到病理科做了病理诊断 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 对肿块的组织切片做了仔细的观察 最终诊断陈阿姨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科主任顾栋桦介绍 黑色素瘤是发生在皮肤和其他器官具有黑素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在四肢,如脚底、脚趾、手指末端及指甲下等部位。尤其是脚上,几乎占了百分之四十几的病例。如果在手掌、脚掌等皮肤经常摩擦的部位有痣,平时要多加观察,也可使用手机拍照下来,观察两周、乃至几个月,每次都拍照留存下来,进行前后对比。早期恶变表现为:原有黑斑短期内迅速变大、增厚或是出现破溃。此外,黑斑形状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这些表现都要重点提防。 黑色素瘤作为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本身也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大部分的痣都位于皮肤,易于观察,能够早期被发现。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咨询医生,并做相应的检查。确诊黑色素瘤的唯一办法是切除病变组织并做病理学诊断,医生会把疑似黑色素瘤部位的皮肤组织全部或部分切除,随后组织会被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学诊断。 普外一科王奇主任医师提醒 预防恶性黑色素瘤首先是要防晒。在夏天要戴帽子,戴墨镜,撑伞,要搽防晒霜。出门的时候尽量走在树荫下或建筑的阴影下。外出旅游的时候,要事先做好功课,带好防晒霜和防晒工具。其次是容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要特别小心,例如足底是人体受力的地方,还有裤腰、领口、戴胸罩的部位等等,长期摩擦会导致恶变,有条件的话建议预防性切除。记住,那些看起来有点可疑的黑痣,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卵巢癌 60岁的贾阿姨前段时间突然出现了胸闷 当时并予以重视。之后便感胸闷加重 夜间平卧及仰卧时胸闷加重更加明显 并伴随着低热和恶心 贾阿姨的儿子急忙带到她来就诊 检查发现,贾阿姨左肺大量胸腔积液 情况不容乐观,随即被收住入院 一番胸腔穿刺、抽血化验检查下来 各项指征都指向了一个方向 晚期卵巢癌! 贾阿姨已经出现了盆腹腔广泛转移 同时又患有二型糖尿病 并不适合直接手术 需要先通过化疗控制癌细胞 加强血糖控制, 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 妇产科陶冶团队为贾阿姨行卵巢癌根治术 手术十分成功,术后也经过精心护理 恢复良好 妇产科主任陶冶说 卵巢癌早期病变不易发现,晚期病例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有消化道症状、腹胀、腹部肿块、胸腹腔积液等,但非特异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尽最大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后应根据其组织学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决定化疗方案。恶性肿瘤易复发,应长期随访和监测。 陶主任也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A、C、E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30岁以上妇女以及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女性应该更注重健康的生活,通过多运动、平衡膳食、少饮酒、不吸烟等降低患癌风险。 膀胱癌 刚30岁出头的小伙小李因为单位体检 发现膀胱内长了一个近3cm的肿物 经医生诊断,这个肿物是膀胱肿瘤 幸好小李的这个膀胱肿瘤是良性肿瘤 没有明显的病因 周守军团队为其施行了 “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 术后小李通过膀胱内化疗灌药 很快恢复了健康 实际上,除了偶尔的尿频外 小李也没出现太多的临床症状 怎么就突然变成膀胱肿瘤了呢 泌尿外科主任周守军介绍 膀胱癌是泌尿系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早期可无症状,往往肉眼出现血尿是患膀胱癌的危险信号,40至60岁吸烟人群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