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16日), 蚂蚁保险、信美相互联手面向蚂蚁会员推出了一款叫“相互保”的保险, 芝麻分分及以上、60岁以下的蚂蚁会员, 0元即可加入, 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种大病可以获得保障, 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0元加入,先享保障,后交钱;一人生病,大家出钱。 现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大家都把钱包捂的死死的, 这款0元就可以加入的保险,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的确有不少吸引力, 才发布一天,朋友圈就被这款产品刷屏了, 截至今晚8点左右,已经有超过86万人加入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款“相互保”究竟是什么吧: 1)如何加入: 打开支付宝→蚂蚁保险→相互保, 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就可以加入相互保了: 健康告知不能说很苛刻,不过确实比一般互联网保险要严格一点, 除了一般保险都会要求的肿瘤、肝炎、脑梗死、乙肝病毒携带、心脏疾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允许投保外, 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HPV阳性、高危妊娠也不能投保。 2)保费: 首先,这款产品是0元即可加入的, 先享受保障,之后有了出险案例,再分摊费用。 0元加入不代表一直不用付钱哦, 如果有出险案例,每个用户每个案例的分摊金额=(出险案例累计保障金额+10%管理费)÷公示时成员人数 官方同时承诺:单一出险案例,每个用户分摊不超过1毛钱。 翻译一下就是:一人生病,全员分摊,一个病例每人最多出1毛钱。 每月14日及28日通过支付宝自动划扣分摊金额,也就是说,一个月分为两期,扣两次钱。 那么每期要扣多少钱呢,蚂蚁金服官方推算: 假设有万人加入相互保,每期有人确诊, 按最高赔付金额计算,则每人每期须分摊6.6元,每月分摊13.2元, 一年也就是.4元。 3)保障范围: 保障覆盖恶性肿瘤+99种大病,包括:乳腺癌、胃癌、重大器官移植、急性心肌梗塞等等。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某些轻症不在保障范围内。 (轻症是重疾的前期,也就是重大疾病前期较轻的疾病) 比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垂体瘤、脑囊肿等。 4)保额: 不满四十岁,赔付金额为30万元; 超过四十岁,赔付金额为10万元; 一次性获取保障金; 申领过保障金的,将自动退保。 5)退出规则: 可以主动退出,也可以等年满60岁自动退保; 未按约定分摊保障金和管理费,也会被退保。 所有保费都不返还。 相互保与其他重疾险相比较如何? 相互保的优点就是门槛低,预算花费也比较低, 如果后期分摊费用变多了、觉得不划算了,也可以随时终止。 但是缺点也很多: 退出不能返还保费, 许多轻症不在保障范围, 60岁以上就没有保障, 健康告知更严格。 如果你的年龄和健康都符合要求,也不差钱,两样都买,其实也不冲突, 买了其他的重疾险也可以买相互保, 重疾险可以同时拥有多份,理赔时互不影响。 另外需要注意几点: 1) 许多人被“救助一人不超过1毛钱”这个宣传点给吸引了,感觉1毛钱都不是事儿, 所以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1人理赔最多分摊1毛钱, 假如同时有万人参与,你认为理赔的人数会是多少? 前面给大家算过了,假设每期人理赔, 则每人每月分摊13.2元,一年是.4元。 看清楚,可不是1毛钱。 如果理赔人数放大10倍呢? 2) 这款产品的等待期是90天,是不是意味着产品发布后的前90天都是没有出险案例的,这期间也就不用分摊费用呢? 其实不然,条款里注明了,因意外导致的重症疾病,不满90天也可以获得保障金。 3) 相互保不但自己可以加入,还可以帮自己的子女(30天以上,不满18周岁)申请加入。 但是子女也要满足健康告知,大家在帮子女投保是一定要看清楚哦。 4) 健康告知里面还有特别严苛的一条要求: “未向任何保险公司提交过单次赔付金额2万及以上的疾病保险理赔申请” 这个可以说是很大的坑了,表述也不是很清楚, 单说2万元的理赔金额算是比较低了,如果理赔过,估计也不是很严重的病, 并且条款里只是写“申请”,如果没有申请成功算不算数呢?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在相互保这个产品上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在保险、众筹相关领域,用户最担心的就是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钱有没有给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这其实是两个难题: 1、受助人是不是真正有需要的人? 2、钱有没有给到受助人? 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恰恰能解决用户这两个信任问题,让信息变得透明可追溯。 同时也有人担心,理赔前要向所有人公示自己的病例,就好像告诉全世界自己得了某某病,实在难以启齿。 蚂蚁的小伙伴说了,公示时会对敏感信息打马赛克,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所以大可放心。 总的来说,相互保在国内保险领域算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不过我观察了一阵,还是没有下手,准备等半年,看看理赔数据再分析。 还有哪些我没有分析到的观点,欢迎大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