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家庭育儿(kexueyuer) 如何科学有效地惩罚孩子? 这大概是我们亟需解决的全民课题! 虽然各种育儿书籍、专家理论都告诉我们: 打孩子是不对的,以后会留下童年阴影! 道理我都懂, 但看到熊孩子作妖现场后! 来源:网络 老母亲一忍再忍, 默念N遍“亲生的,亲生的”。 经历了“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卵巢增生”等 各种曲折婉转的心理路程后, 在“打一顿神清气爽、揍一顿心旷神怡”中爆发!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惩罚孩子,真的也要讲究, 今天就来讲讲如何科学的惩罚孩子! 母亲把孩子打成熊猫眼,惊动警方! 不听话,母亲两脚竟把孩子踹死! 辅导作业发生争执, 武汉8岁男孩被父亲意外用铅笔戳入后脑勺7厘米! 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还有很多....... 父母在暴怒的状态下惩罚孩子太容易刹不住闸! 首先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这代人,能不挨打就长大的孩子在少数。 和我们后天学多少育儿知识、看多少书相比, 原生家庭力量更强大一点。 当道理遇到现实,束手无策的时候, 我们本能想起最熟悉的处理方式——父母的做法!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个被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 可能也像他的父母一样情绪化,易怒! 就算以“不揍孩子”为底线, 但“行为暴力”转化为“语言暴力”。 第二是家长情绪管理! 家长的情绪“宜疏不宜堵”。 现实生活中忍不住, 就算这次后悔发誓不再打, 下次又没控制住的父母才是大多数! 面对熊孩作妖, 学会控制情绪成为家长的必修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等情绪稳定下来, 我们分析孩子犯错原因—— 他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属于无心之失, 采用语言沟通可以教会孩子, 我们没必要惩罚他们! 而有时候孩子是有意为之, 内在原因可能是我们家长有错在先, 孩子的犯错往往是在提示我们忽略了什么。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时,会拼命作妖,甚至会用成人讨厌的方式刷存在感;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关心时,会产生行为退化,采用最原始的哭闹寻求 |